刘长春从这里走向世界(图)东北大学体育系主任王永祥告诉记者,东北大学体育场的兴建主要归功于张学良倡导体育“健身强国”的思想。1928年8月,张学良正式兼任东北大学校长,上任后首先从体育抓起,开始了振兴沈阳体育的宏图大业。
1928年,考虑到第十四届华北运动会将于第二年在沈阳举行,东北大学又急需一个体育场,张学良决定捐资24万元,在北陵建设现代化的体育场。他指令秘书吴家象督办此事,又指定东北大学工学院院长高惜冰、法学院院长臧启芳和体育教师孟玉昆等勘察地形、选择场址,责成建筑师关颂声负责设计。
东北大学图书馆的王爱光多年来研究校史,她向记者介绍了当年建设体育场的许多细节。1929年4月20日,这项工程正式开工,其中建筑费24万元;1930年10月31日,体育场查验收工。体育场里可容纳一个足球场,两个篮球场,两个排球场和两个网球场。两旁看台呈马蹄形,可容纳3万人。体育场的看台是砖混结构二层,东西入口处为三层,建筑面积3189平方米。周边入口各门以《千字文》的头两句(即天、地、玄、黄、宇、宙、洪、荒)分别镶嵌在各门的上方,作为标记和序号,十分典雅。
由于主看台为罗马式建筑风格,所以又被称为罗马式马蹄形体育场。建设这个体育场之前,他们特意考察了罗马为筹办奥运会而新建的体育场,所以建成的东北大学体育场同样是一个现代化体育场,这在当时的中国是绝无仅有的。
还有一件小事也非常有意思。中、德、日三国田径赛是东北大学体育场承办的第一次比赛。可是在比赛前三天突然发现跑道上的土质过于松软,不适合进行比赛。张学良立即从卫队旅中抽调两营士兵,日夜突击,到比赛前一小时,终于验收合格。此后,这座体育场不仅是刘长春等名将的训练场,也举办了很多的大赛。
1929年5月29日,第十四届华北运动会在这里举行,在这次运动会上半岛bandao体育官方,刘长春一举打破100米、200米和400米3个短跑项目的全国纪录,成绩分别是10秒8、22秒4和52秒4。张学良将军观看了他的比赛,还给他颁发了奖品。
体育场建成后成为沈阳当时的标志性建筑。为了纪念张学良将军为东北体育事业所做的贡献,新中国成立后这座体育场更名为汉卿体育场。
张学良作为将中国体育推向世界的第一人,永远被载入了奥运史册,东北大学体育场作为培养训练“中国奥运第一人”的地方,也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体育走向世界的摇篮。新中国成立后,东北大学体育场成为沈阳体育学院的训练场,继刘长春后,又培养训练了许多优秀运动员,新中国成立后在这里共走出了27名世界冠军。
2007年1月,沈阳体育学院告别了昔日校园,迁移到了沈阳浑南新校区。记者不久前再次来到东北大学体育场,看到这座古老的建筑依然坚守着自己的岗位。她在静静等待,今年8月,北京奥运会足球比赛就将在沈阳隆重上演。